中国医院

特别策划_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 “互联网+”政策背景下我国公立医院门诊适老化优化策略研究

    张翔;陈梦瑶;

    目的:梳理典型公立医院为优化门诊适老化所采取的发展策略,为各地公立医院优化适老化服务提供参考,提升老年患者就诊体验。方法:于2024年11月筛选出47个公立医院所采取的门诊适老化优化策略,采用主题框架法对案例医院文本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并通过专家咨询进一步筛选典型案例。结果:根据编码内容确定了环境优化、就诊服务、宣讲培训、人文关怀4项总策略,进一步对最终确定的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提炼出案例医院为优化门诊适老化所开展的具体实践。结论:公立医院门诊适老化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医院应给予充分重视,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门诊适老化发展。

    2025年08期 v.29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0K]
  • 北京市属医院门诊窗口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冀杨;张丁元;王晨;姜玉蝶;朱晓瑞;李乐乐;

    目的:全面了解北京市属医院门诊窗口服务开设现状,为提高门诊服务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对策建议。方法:选取22所北京市属医院,通过问卷调查法收集各医院门诊窗口服务开设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发放问卷22份,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22所北京市属医院的29个院区共开设10种类型931个门诊窗口,每窗口日均服务量由高到低分别为:取药704人次、建卡359人次、缴费323人次、检查预约254人次、综合服务245人次、取号200人次、采血130人次、慢特病98人次;窗口开设时间集中在8:00-17:00,工作时长基本为9~10小时;每窗口服务量中位数由高到低分别为:取药675人次、建卡330人次、缴费300人次、综合服务240人次、检查预约201人次、预约取号150人次、其他150人次、采血120人次、慢特病100人次;高峰期排队等待情况采血窗口最严重,等待时间中位数为20分钟、等待人数中位数为50人。结论:22所北京市属医院提供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门诊窗口服务,可基本满足门诊患者需求。但也存在不同种类窗口供需不平衡、窗口整合力度不足、就诊流程不精简、患者就医习惯和意识尚未完全扭转等一系列问题。

    2025年08期 v.29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0K]
  •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维度创新助力医院门诊资源配置优化

    吴楠;梁晨;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资源配置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优化方法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分析医院门诊资源配置中的主要问题,如患者集中度过高、资源分配不均和排队等待时间长,结合国内外优化经验,探讨门诊预约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服务流程再造和医疗资源共享等优化措施的实践成效。结果:医院门诊资源配置存在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影响医院运营和患者就诊体验。在采用门诊预约系统、智能化管理和服务流程再造等措施后,部分医院在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服务效率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结论:优化门诊资源配置是提升医院运营效率与患者满意度的关键。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医疗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门诊服务流程再造,促进更加高效、公平的资源配置。

    2025年08期 v.2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 以患者体验为导向的互联网医院就医流程构建

    王崇金;周铿;徐乃伟;张雅欣;俞天智;

    在数字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互联网医院正从“渠道补充”向“服务重构”转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当前互联网医院就医流程存在的问题,基于患者就医体验构建了包含“需求感知-智能分诊-精准诊疗-持续关怀”的全周期流程。需求感知作为就医流程的起点,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患者需求信息,为后续环节提供精准依据;智能分诊依据患者病情和需求,运用智能算法进行科学分类,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精准诊疗环节依托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诊疗服务模式,结合先进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准确、高效的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方案;持续关怀则聚焦于诊后阶段,通过多样化的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保障患者康复进程。

    2025年08期 v.2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0K]
  • 连续性诊疗服务导向下北京协和医院门诊转诊模式探索

    柳昭羽;王萧冉;王雪;张森诚;刘海民;曾可;任远;周文华;孙学勤;胡冰水;李春厚;

    探讨了北京协和医院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如何通过建立和优化门诊转诊系统来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通过协同管理,持续优化门诊转诊流程,加强质控,改进评价方式,提高医师门诊转诊响应比例,缩短响应时间,门诊连续性医疗服务量显著提升,同时也为综合公立医院提供了可借鉴的门诊转诊模式。

    2025年08期 v.29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3K]

研究报告

  • 我国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医保政策支持体系现状及优化研究

    张钿;陈井婵;禄晓龙;

    当前,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医保筹资和待遇政策较好地支持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基本医保已覆盖大部分老年健康服务。但老年人医保筹资与待遇水平仍有提升空间,且在照护类医疗服务中还欠缺相适配的长护险及补充医保。因此,需以提升公平性和减轻经济负担为目标,持续完善与老年人相关的医保筹资与待遇政策;并以失能失智和临终关怀期老年人为关爱重点,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老年健康服务相适宜的医保政策体系。

    2025年08期 v.29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1K]
  • 基于LDA模型的医疗服务价格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刘佳佳;李永强;任翔;

    目的:系统梳理国内医疗服务价格领域现有研究成果,识别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筛选出1994-2024年发表的487篇相关文献。采用LDA模型进行主题挖掘,通过困惑度和主题一致性确定最优主题数;使用LDAmodel建模,提取“主题-词”和“文档-主题”概率分布,生成最优主题,并计算各主题强度。结果:研究共识别出6大研究主题,分别为公立医院资源配置(0.238 3)、公立医院费用与补偿机制(0.190 1)、价格调整机制(0.172 4)、中医服务价格(0.137 0)、价格管理与医保协调(0.135 6)和医疗机构层级(0.126 6)。结论:通过LDA模型系统呈现了国内医疗服务价格领域的研究脉络,发现公立医院资源配置、医疗费用以及动态调整机制是研究的核心方向,而对中医诊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协调机制的现有研究相对较少。未来应加强中医服务价格体系的系统化构建,深化价格政策与医保支付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机制研究,以推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规范和有序发展。

    2025年08期 v.2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2K]
  • DRG医保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医院应对路径

    宋雨潇;高天;

    目的:通过对DRG医保支付机制的国际经验回顾,结合精益管理理论,提出国内医院对DRG/DIP支付的应对路径。方法:通过谷歌学术、百度学术等检索截至2024年5月之前的英文文献,经过筛选共计117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对上述文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DRG支付系统可有效控制医保费用增长、提升医疗透明度,但医院运营层面的非预期问题凸显。精益管理凭借其方法论优势,能为医院应对支付政策挑战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结论:随着精益管理在国内医院管理中应用的逐渐拓展,将在医院应对DRG/DIP支付改革带来的医院管理转变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5年08期 v.2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9K]
  • 我国省级医疗机构信用监管政策量化评价研究

    王伟;李瑞锋;马琨;姜姗;陈可为;黄友良;

    目的:从省级层面对医疗机构信用监管政策进行量化评价,总结分析其优势与薄弱之处,为后续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参考。方法:对省级层面公开发布的52项医疗机构信用监管政策进行文本挖掘,建立PMC指数模型,并通过9个一级变量和36个二级变量进行量化评估。结果:52项政策中,政策评价等级良好有13项,合格有39项,政策PMC指数得分均值为5.45。结论:医疗机构信用监管政策有待进一步优化,未来应强化主体责任,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部门协作,发挥行业自律作用,不断完善政策规范,推动信用监管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v.29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 DRG付费政策下三医联动实践探索

    赵允伍;龚方韶华;陈勇;贾晓倩;王珩;

    三医联动是医改的重点,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是国家三医联动改革的重要组合拳之一。在分析合肥市DRG付费政策优化历程和主要特点的基础上,以合肥市某省属大型三甲公立医院DRG付费政策下三医联动探索为例,从组织、政策、监管和绩效评价等方面总结该医院三医联动主要举措,从医疗费用结构优化、医保监测指标优化、病种结构优化及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分析该医院三医联动实践成效,并指出面临医院病案管理难度增加、医患沟通压力增大、病组点值下降、缺少对头部医院战略支持和药品耗材集采后医疗机构补偿机制需完善等方面挑战,以期为完善DRG支付方式改革、实现三医联动和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北京市46所公立医院廉洁文化建设现状调研与路径探索

    吴峥;张海鸥;刘永;高云;

    目的:调研北京市公立医院廉洁文化建设现状和职工对廉洁文化的认知情况,探索公立医院廉洁文化建设工作路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46所公立医院的375名职工进行调研。结果:调研对象对廉洁文化内涵的认知整体比较清晰;公立医院已初步形成廉洁文化建设机制,并经常开展廉洁教育,但尚存在开发运用面向公众宣传阵地传播廉洁文化的意识有待增强、频率有待提升,廉洁文化传播载体不够丰富、廉洁文化建设有空白点和薄弱点等问题。结论:建议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出台行业系统廉洁文化建设实施意见,巩固拓展集中整治成果;建议公立医院将廉洁思想外化为多元阵地,统筹内外创建廉洁文化宣传体系;建议公立医院将廉洁思想外化为制度机制,点面结合创建廉洁风险防控体系。

    2025年08期 v.2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护理工作量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陈培;宋玉磊;陈依林;张薛晴;柏亚妹;徐桂华;

    目的:分析国内护理工作量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为未来护理工作量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起至2024年5月29日收录的护理工作量相关文献,使用Cite Space6.3.R1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654篇文献,发文量呈阶梯式增长趋势;各研究团队之间合作较少,大规模的合作模式尚未形成;研究机构遍布全国,但机构间合作较少;文献来源于171种期刊,《护理研究》发文量最高;关键词分析显示,护理管理、人力资源、护理工时等方面是国内护理工作量的研究热点,研究趋势更关注于信息系统、绩效考核和工作负荷等。结论:国内护理工作量研究呈阶梯式增长趋势,未来研究应更聚焦于信息系统、绩效考核和工作负荷等方面,追随政策引领,不断探索护理工作内涵,推进护理管理改革,促进护理事业长足发展。

    2025年08期 v.2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北京某综合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评估研究

    王倩;于楠;孙瑜;孙玮;李洪振;李航;

    目的:评估综合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能力,总结有效模式和经验,为推进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技术评估指标(2023年版)》为依据,收集某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2019-2023年相关数据,并对其服务能力、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运行等不同维度进行测算和评价。结果:医院高危、高龄孕产妇比例显著增长,产科病例组合指数达到0.68,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能力和质量逐步提高,救治体系持续处于高效能运行状态。结论:医疗机构层面应更好地发挥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作用,坚持“以孕产妇为中心”,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多学科协作机制和PDCA循环全面质量管理,助力改善孕产妇健康水平和健康中国建设。

    2025年08期 v.29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 公立专科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提升路径研究

    张丰韬;苑永辉;郑建;包丽杰;蔡路颖;

    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通过日常监督、调查提醒和查处问责等方式,制约医务人员和医院内部的违规违纪行为,是推动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维护人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保障。本文以辽宁省肿瘤医院为研究对象,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明确新时代加强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现阶段辽宁省肿瘤医院及各公立医院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现状、存在不足,从厘清工作职能、加强队伍建设、创新监督手段和加强警示教育4方面提出提升路径,为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9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 中国研究型医院图书馆建设实证研究

    庞兴梅;仇晓春;严枫;曲珊珊;吴孝仙;王丽丽;

    目的:全面了解2022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前100的医院图书馆在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方面的实践情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研究型医院图书馆的均衡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和专家访谈法对目标医院图书馆进行实证分析,共收集有效问卷83份。从医院类型、图书馆人力资源、采购经费、各类型中外文数据库建设以及图书馆开展的信息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医院图书馆存在资源建设和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问题。结论:建议出台全国性的医院图书馆资源建设统一标准和考核政策体系,建立专门的资源建设小组等解决对策,以提高研究型医院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效能,更大力度地发挥其对研究型医院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2025年08期 v.29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 社会公益赋能医疗人文服务实践成效研究

    刘畅;张建俊;马薇;段彦龙;

    目的:探讨社会公益力量在改善异地就医重症患儿及家庭医疗服务中发挥的作用,为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延伸医院服务场景、强化医疗人文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方法,针对北京市某儿童医院的医社协同服务模式,以《总体幸福感量表》和《儿童社交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对家长和患儿进行测评,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对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医疗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医社协同视角下社会公益力量的参与能够拓展医院服务场景,强化医院人文关怀,显著提升患儿家庭的总体幸福感,降低患儿的社交焦虑。结论:社会公益力量参与到医疗救助中,可与临床诊疗实现互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对助力医院的医疗人文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适切性。

    2025年08期 v.2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9K]

学科建设

  • 公立医院以成果为导向的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实践与探索

    李程程;黄樱硕;吕晓飞;郭水龙;

    目的: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探索以成果为导向的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为医疗机构开展有组织科研和发展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结合某公立三甲医院通过院内科技奖作为学科建设抓手的实践经验,分析医疗机构科技奖申报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探索建立全生命周期科技奖励管理服务体系,展示院内科技奖培育学科建设的成效。结果:科技奖励管理服务体系覆盖了组织领导-部门协作-个性辅导-专家评议-团队奖励-成果跟踪的全流程,实现了学科对既往多维度全链条成果的总结,为高质量科技奖励申报积累经验和储备资源,同时有助于深入挖掘学科建设的潜力,发挥导向作用,增强学科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结论:全生命周期科技奖励管理服务体系,可以有效实现跨学科协同凝聚创新成果、反哺创新型人才团队建设,并形成科技奖驱动的学科建设创新路径。

    2025年08期 v.29 6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人力资源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三级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韧性影响因素研究

    霍欣然;师云柯;张柠;

    目的:调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医务人员的韧性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出医务人员韧性提升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编制纸版问卷,采用线下发放问卷的方式,于2024年1-3月对北京市某三甲医院的325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医务人员韧性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职称、职务、个人月收入水平的医务人员,其韧性水平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自感付出回报比和感知风险暴露是影响其韧性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韧性受多方因素共同影响,包括个体特征因素、工作付出回报和感知风险暴露,医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心理文化活动,改善轮班、轮休、轮岗等工作流程和工作分配规则,定期进行相关知识技能培训教育等方式缓解医务人员压力,提升医务人员的韧性水平。

    2025年08期 v.2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3K]
  • 退休专家优质医疗资源利用及管理问题研究

    柳辉艳;徐少银;常青;纪录琴;王娟;

    目的:探究某三甲公立医院高级职称退休专家职业延续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结构式问卷对某三甲公立医院85岁以内的高级职称退休专家进行调查,结合Logistic回归模型与深度访谈开展分析探讨。结果:81.82%的退休专家愿意继续发挥作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健康状况、职称以及不同专业的高级职称退休专家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身体健康和良好相对身体一般及以下、医疗专业相对其他专业的退休专家更愿意继续发挥作用。结论:挖掘退休专家优质资源不仅符合社会需求,也符合专家自身意愿,并就公立医院如何规范管理流程、完善管理制度以及进一步激活退休专家资源提出对策建议。

    2025年08期 v.29 74-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医院财务

  • 公立医院业财融合研究现状与热点趋势

    潘辉;吴燕玲;余健新;赵凯;黄锦坤;

    目的:通过对国内文献的梳理对比,分析公立医院业财融合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7年1月1日~2024年8月31日收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的相关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内文献的发文量、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577篇;2017年首次出现公立医院业财融合领域的研究报道;中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而且跨机构合作较少;既有研究更关注财务管理、运营管理、智慧财务、内部控制、全面预算和财务共享等。结论:未来研究可厘清业财融合机制建构底层逻辑,立足于预算、绩效、成本一体化,聚焦运营管理的业财融合、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应用、财务共享、制度创新和政策融合等方向,建构业财融合一体化机制。

    2025年08期 v.29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医院药事

  • 基于OBE理念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构建

    丁海樱;辛文秀;童莹慧;孙娇;方罗;

    目的:在肿瘤规范化诊疗政策背景下,探索构建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方法:根据临床药师药学服务胜任力标准,结合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特点与需求,制定肿瘤临床药师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围绕肿瘤专科临床药师面临的关键问题探索构建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结果:构建了以“导师制”为基础、以自主学习理论为核心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体系。围绕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临床实践、职业素养、能力提升5大核心模块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并建立了全方位的考核评价体系。结论:该体系有助于培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药学服务与研究转化为一体的复合型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可以为医疗机构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2025年08期 v.2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1K]
  • 基于SWOT-PEST分析的医院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研究

    樊玉录;石翠英;汤磊;解伟;姚虹;方中坚;张世翔;

    目的:基于SWOT-PEST模型,系统分析医院试验用药品管理的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优化实践的路径。方法:通过查找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分析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模式现状。通过SWOT-PES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制定相应策略。结果:当前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在管理、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管理成本高、场地受限等劣势。同时,面临着技术创新、法规完善等机会,但也面临着市场竞争、信任风险等威胁。结论:当前试验用药品管理模式既存在优势与机会,也面临劣势与威胁,需要制定发展型、多元化、扭转型和防御型策略。

    2025年08期 v.29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管理实务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典型案例研究

    杨敬;王玉平;宋林子;焦力群;周国梁;鲍月红;赵国光;

    目的: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宣武医院河北医院进行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明确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认知与评价、运行存在的优劣势以及对未来医院运行的相关建议,构建BSC-SWOT分析模型进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现状分析与发展战略建议。结果:全面调查了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威胁,同时形成了BSC-SWOT分析模型结果矩阵,为中心管理者在进行战略选择时提供借鉴。结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应牢牢把握自身优势,向科学管理要效益,针对内部不足全面提升运行能力,用好政策优势和外部环境,积极应对挑战与威胁,拓宽医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年08期 v.2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6K]
  • 某医院基于工作量化计点的行政后勤绩效量化考核实践

    叶金林;朱晟梅;吴利和;徐礼锋;

    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行政职能部门承担着对临床科室的管理和服务双重职能,是支撑医院运行发展的中心枢纽。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设计,促进行政管理部门的整体绩效提升,为医院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一直是各医院努力探索的方面。本文以Q医院为例,分享其在探索“基于工作量化计点的行政后勤绩效量化考核体系”的阶段性做法,总结成功经验及不足,以期为各公立医院行政管理部门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9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0K]
  • 财会监督视角下公立医院基建项目内部控制实践

    马苗苗;

    财会监督与内部控制融合是推进公立医院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公立医院基建项目规模大、技术复杂,容易产生预算超支、资金浪费、进度延误等问题。加强基建项目内部控制,既是公立医院提高财会监督力度的手段,也是迅速发现和纠正问题,避免因管理疏忽而导致出现医院运营风险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财会监督视角探讨某公立医院门诊病房综合大楼项目内部控制路径,为医院基建项目内部控制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29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