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权宇;杨玉洁;雷海潮;
目的:构建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效率与可及性评价的指标集,为下一步评价提供基础。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指标的初步构建,再结合专家咨询法形成最终的评价指标集。结果:构建了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效率与可及性评价的指标集,包括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6个三级指标以及23个四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评价指标集合理且适用,可以作为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效率与可及性评价的工具。
2021年03期 v.2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2K] - 梁冠楠;王虎峰;
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是价格机制改革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是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是完善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又一次改革。从政策体系的多源理论视角,以政策制定过程中的3大来源(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和分析北京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政策的制定过程,为完善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政策提供参考。
2021年03期 v.25 5-8+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2K] - 聂广孟;张燕;李天烨;潘艳飞;张文砚;
目的:探讨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三级综合医院医保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通过医保组件系统检索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前后北京市某市属综合医院医保患者住院费用数据。运用t检验对改革前后医保患者例均住院费用、费用结构和患者个人负担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改革后,医保患者例均住院费用下降3.27%;例均药费下降11.25%,例均耗材费用下降3.56%,例均检查化验费降低2.47%;例均手术治疗费用增长11.69%;例均自费费用下降33.10%,医保患者个人负担下降9.72%。结论:北京市医耗联动综合改革政策的实施降低了医保患者个人负担,住院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价格趋向更加合理。医院需加强内部管理,政府应从价格调整和政府补偿角度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
2021年03期 v.25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6K] - 王巍;马丽平;费晓璐;陈晔;
近年国内加大医用耗材管理力度。真实世界研究作为真实环境下评估治疗措施的有效方法,为耗材的有效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客观条件。笔者通过讨论真实世界的相关概念、国内外真实世界研究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国内医用耗材真实世界研究的几点思考。
2021年03期 v.25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6K] - 姜嫚黎;王子云;翁丽娟;
随着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落地,医院实施耗材成本管控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需要。笔者从耗材准入、采购、仓储、使用、监督评价5个阶段浅议耗材成本管控的方法。提出公立医院应实施医用耗材全过程管控,借助规范化的管理方法和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加强耗材管理,实现可追溯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公立医院在具体实施耗材管控中应全员参与、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2021年03期 v.25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5K]
- 杨学诗;康艳楠;魏文彤;杨婷;王瑞瑞;卫玉齐;张春梅;刘彦慧;
目的:系统评价近十年国内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纳入有关国内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现状的横断面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在提取资料后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样本量为195~452例。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水平较低,影响因素包括医方因素(人口学资料、工作环境、医患纠纷、医患沟通、社会地位)、患方因素(患者对诊疗结果的期望、患者无理取闹程度、患者对医生的尊重、患者对医生的态度、患者对医生信任程度)和社会因素(媒体舆论、法律法规)。结论: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水平较低,影响信任程度的因素较多,但纳入文献整体研究样本量不大,研究质量参差不齐,建议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探索医方视角下医患信任关系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医患信任提升策略、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理论基础。
2021年03期 v.25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4K] - 刘悦;赵宇;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频次增多,范围不断扩大,公共健康与公共安全面临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受到重大影响。通过揭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多元治理网络观念理念、组织机构、机制建设、运行方式等方面的内涵,剖析多元治理网络面临利益考量冲突、约束机制匮乏、集体认同缺失的挑战,提出构建多元治理网络的策略,即构建多元主体治理网络、组织生态治理结构、多元主体合作机制。
2021年03期 v.2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0K] - 袁凤;李济宇;徐辉雄;于靖;贾鑫明;刘蕊;
目的:培养和选拔一批具有较强学术竞争力的学术人才,为切实提高医院科技实力添砖加瓦。方法:对近几年院内人才培养获得者获得的国家级、省部级、市局级科研项目、论文、专利、奖项等产出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与医院总体科研产出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院内项目设立对医院科技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研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结论:需要进一步优化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加强人才精益化管理。
2021年03期 v.25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8K] - 张和妹;陈晓玲;何宁宁;王清华;李斌;赵建农;
目的:分析研究海南省区域性专科护理联合体的模式和运行机制,并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海南省6所基层医院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作为时间分界点,比较专科护理联合体运行前、后的专科护理服务水平、护理质量、床位利用率分布等改善情况。结果:专科护理联合体运行后基层医院专科护理及护理服务水平、专科护理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其护理人员护理专业能力考评优良率(92.50%)、患者满意度(82.65%)、护理质量优良率(82.50%)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床位利用率分布情况优势改善:与实施前半年比较,三级医院实施后半年床位使用率下降5.77%,而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后半年床位使用率分别提升15.04%、9.78%和8.35%。结论:区域性专科护理联合体的建设能共享优质护理资源,提升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优化诊疗程序,促使临床护理更具针对性、分层性,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2021年03期 v.2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3K] - 严亚玲;陈剑函;郭壹凡;谭剑;
新时代背景下,公民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患者投诉屡见不鲜。医患关系的紧张严重影响到社会医疗秩序,患者投诉逐渐成为医院发展关注的重点。作者从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个角度分析医生、患者、医院三者之间的行为选择,分析各方在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及其得益,并提出规范患者投诉管理的对策。建议规范化管理患者投诉,畅通医院投诉渠道,加强对医生机会主义行为的监督,建立与患者投诉挂钩的奖惩制度。
2021年03期 v.25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1K] - 张宇斐;柴建军;胡冰水;申思;胡英莉;赵玉芳;王治;马玉芬;洪成伟;柳昭羽;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规范且能适用于门诊医疗服务质控指标体系,以期为门诊质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确立门诊医疗质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门诊质控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和意见协调程度均较好。结论:初步构建了一套现代医院门诊医疗质控指标体系,指标针对性强,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021年03期 v.25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 刘艳;张瑞迪;卢宁;杨娟;陈利娜;徐雪慧;张丽华;
目的:通过流程优化提高手术衔接效率,降低手术室成本。方法:制定多部门联合协作成本管控方法,从流程、培训、绩效及信息4方面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成本管控方案,并持续推动成本改进,达到成本管控的效果。结果:实施后手术衔接流程得到优化,随之手术室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下降,均次手术衔接时长由38分钟缩短为27分钟,均次手术时长由3.01小时缩短为2.56小时;手术间麻醉利用率和手术利用率分别提高12%和22%。手术人力成本、设备成本及耗材成本相比流程优化前也有所降低。结论:优化手术衔接流程可以提高手术室运营效率,降低手术室成本,为医院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021年03期 v.25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3K] - 丁宁;胡豫;刘波;张杰;李敏;胡梦含;张明;许栋;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公立医院既面临着综合绩效考核的压力,也出现运营效率下降且恢复缓慢、现金流吃紧等系列问题。笔者从武汉的医疗机构实战经验出发,总结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公立医院运营思路和实施路径,探讨短期管理重点和长期发展思路,以期提供经验性参考。
2021年03期 v.25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6K] - 肖衡;谢世伟;罗明薇;
目的:探讨DRGs应用于住院服务绩效评价的效果。方法:收集四川省60所三甲医院骨科专业2018年病案首页的数据,采用DRGs能力、效率和安全3方面的指标评价住院服务绩效。结果:四川省60所三甲医院骨科专业的DRGs组数最多为129组,最少为53组;57所医院的病例组合指数(CMI)值大于1,3所医院的CMI值小于1。时间消耗小于1,费用消耗大于1的医院仅有8所;时间消耗大于1,费用消耗小于1的医院有21所。60所三甲医院总体的中低风险死亡率为0.065‰,标化病死率是2.315‰。结论:四川省三甲医院骨科专业的DRGs组数差距较大,服务能力差异明显,医疗效率欠佳,亟需缩短平均住院日,转变医疗行为策略,提升医疗质量,重视医疗安全。
2021年03期 v.25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9K] - 吴丹枫;沈蔺;
目的:在医改背景下及价值导向型医疗理念下探讨快速康复理念推行前后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病种在疗效、住院天数、费用、成本等方面的效益。方法:构建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对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的626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病案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均次费用与运营成本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结论:在保证患者医疗质量的基础上,快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对各项指标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对于降低患者就医负担、加快卫生资源周转等具有现实意义。
2021年03期 v.2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 魏震;杨琛;曹晓花;韩倩;
目的:探讨护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在医院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一病区接受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或留置静脉针穿刺操作项目的患者,2018年10~12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原有护理操作模式实施护理;2019年2~4月的患者作为实验组,使用标准化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材料库中不收费材料的总支出费用、每例操作平均费用、每例操作平均时长。结果: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对照组每例操作平均费用15.00元,平均用时19.8分钟;实验组每例操作的平均成本13.89元,平均用时16.7分钟。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中,对照组每例操作平均费用0.40元,平均用时13.3分钟;实验组每例操作的平均成本0.18元,平均用时10.8分钟。结论:护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可以降低不收费材料的使用量,并且降低每项操作平均用时,对于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有明显作用。
2021年03期 v.25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 李爽;段芳芳;牛艳艳;高放;
目的:了解案例医院非医疗类法律顾问工作的运行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为国内其他医院的非医疗类法律顾问工作实践提供一定信息支持。方法:应用案例研究法,对案例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1月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的非医疗类法律服务的数量、需求部门、类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总结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案例医院非医疗类法律顾问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结合文献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结果:法律顾问共计处理1635件非医疗类法律事务,涉及29个科室或部门,涵盖协议和合同的审查与修改(1611件)、法律咨询(20件)和诉讼与仲裁(4件)等事务。非医疗类法律事务主要来源于科研(938件)和基础运行(184件)。存在的问题:医院内部缺乏专门的法务主管部门和专职人员,仅依靠行政管理部门协调管理,法律风险管控能力受限;与合同和协议有关的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制式合同模板有待完善。结论:案例医院非医疗类法律事务需求量大,尤其是科研和基础运行方面,医院应予以重视。实施法律顾问制度以来,案例医院非医疗类法律风险管控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现有结果,医院今后在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模式、人员配备及职责界定等方面需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升医院的法律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依法治院的水平,提高运行效率。
2021年03期 v.25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 范靖;林洪义;周炯;柳昭羽;田梦媛;秦明伟;
远程医学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五大范畴之一,是医院通过互联网对外开放的第一个窗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尽管远程医学合作的流程与内容已趋于成熟,硬件成本、均质性、精准度均有大幅的提高,其发展方向与空间却被逐步缩窄。笔者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在远程医学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开放平台,深入临床流程,通过几种合作模式的分析,在远程医学与临床工作之间搭建新的桥梁,实现更广阔的发展。总结远程医学与云上医院的发展前提,填补线上与线下诊疗间的空缺,建立远程医学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新角色。
2021年03期 v.25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9K] - 厉玲玲;郭佳奕;郑盼;储文雅;徐敏慧;金旎;季敬伟;
目的:探索日间手术的分散型管理模式,依托信息化临床路径等措施,建立日间手术的同质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推进日间手术开展的难点,借助医保政策调整、绩效机制激励,构建包括手术目录前端管理、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简化、后端质控的日间手术同质化管理模式,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通过日间手术在分散型模式下的同质化管理,日间手术量增多,日间手术占比上升,住院均次费用下降、除7日内非计划再住院率以外的负性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分散型日间手术管理不增加医院运行成本,在同质化管理模式下,能促进日间手术开展,提升管理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2021年03期 v.2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 谢雪娇;邓国欢;田娟;鲍捷;
目的:为慢直播更好地服务医院新闻宣传提供借鉴与思考。方法:基于"共景监狱"理论,结合武汉同济医院的"云养娃"慢直播案例,分析慢直播的特点,梳理慢直播在医院新闻宣传中的优势和挑战。结果:慢直播具有非事件性、原生态性和陪伴性特点。应用于医院新闻宣传中,能够扩大传播效能,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同时也会面临医学伦理的约束,直播内容的抉择和舆论监督的压力。结论:医院利用慢直播开展新闻宣传虽面临挑战,但"云养娃"慢直播成功的实践说明,做好组织策划和内容设置,慢直播也可以在医疗卫生领域实现良好宣传效果。
2021年03期 v.25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 金丹;蒋卓;钱永平;魏国庆;
为规范医务值班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值班管理制度,调整值班费分配方案优化激励机制及加强巡视督查等多重举措,解决值班管理中存在的排班不规范、值班人员资质不符合规定、全院值班数据无法获取、值班信息不公开及值班费虚报等问题。实现了大型综合性医院医务值班体系的精细化管理,为探索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思路。
2021年03期 v.25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 - 杨雁;张慧霞;
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中,医院章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管理的主要依据。公立医院需考虑国情、院情,以法律法规为基础,创建合理、有效、权威的医院章程,促进医院全方位发展,保障医院公益性。阐述了公立医院章程创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其现状和现存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2021年03期 v.25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 徐琨;杨敦干;
章程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依据,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协和医院在近百年文化积淀和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全员广泛参与、充分讨论、凝聚共识,制定了医院章程。对北京协和医院章程的框架内容、制定过程、依据原则等进行系统总结,对制定医院章程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为公立医院章程的制定提供借鉴和启示。
2021年03期 v.2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