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

特别策划_医疗设备管理

  • 区域医疗设备配置评价与管理策略研究

    尤健;金广予;李晶慧;李天一;

    目的:通过研究区域医用设备配置的科学评价方法及管理策略,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与社会效益。方法:建立大型医用设备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维度权重,使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维度得分,运用加权平均法计算管理指数。选择市级医院的综合管理指数、使用效率指数和社会效益指数,使用TOPSIS法计算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需求度指数,进行配置必要性排名,并提供配置建议。结果:设备配置量显著增长,市级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总数增加29.3%;设备使用效率大幅提升,CT/MR设备日均工作时长分别增长7.6%和10.0%;社会效益明显改善,CT检查平均预约等待时间缩短45.9%,MR检查缩短29.3%;管理策略有效分级,资源配置精准度提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配置管理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提高设备配置的科学性,为区域医疗设备配置决策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动态监测设备使用效率与社会效益,结合区域医用设备需求可提供差异化配置建议,能有效保障区域医疗资源的科学使用。

    2025年11期 v.29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0K]
  • 大型医疗设备配置选型策略与实践应用研究

    郁苏娟;刘振临;尹韶华;田耘;冷文;贾博奇;王东旭;栾笑笑;

    大型医疗设备作为医疗机构的核心硬件支撑,已从单纯的诊断治疗设备延伸至提升疑难危重诊疗能力、推动临床学科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及助力科研创新等多个维度。本研究基于某三甲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绩效评价10余年数据积累及经验总结,以3台医用直线加速器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监测设备使用全周期数据,在传统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引入多维评价维度,构建覆盖设备运行效能、临床服务质量、技术创新发展的绩效评价闭环管理体系,为设备的更新与配置选型提供数据支撑。医院深度融合肿瘤学科发展趋势及医院疾病谱特点,从临床需求适配性、设备性能先进性、应用效果可靠性及运维服务高效性等维度开展系统性市场调研,形成精准化设备配置选型方案。

    2025年11期 v.29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 基于多部门协同机制的医疗设备数据赋能管理研究

    赵坚;房宇;张春松;

    目的:通过探索及构建多部门协同管理机制,提升医疗资源使用效率和临床服务质量。方法:通过整合医疗设备多模态信息,强化医疗设备智慧管理。同时,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明确医工处、医务处、门诊部、运营管理处等部门的职责与数据共享流程,通过定期召开多部门联席会议,定期监测设备使用效率,制定优化策略。通过反馈机制及时将设备绩效、患者满意度等关键指标以可视化形式呈现,辅助管理层决策。结果:实施多部门协同机制后,医院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临床服务质量得到改善,爽约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结论:多部门协同机制下的数据驱动管理不仅优化了设备资源配置,还通过实时反馈和动态调整,提高了医院运营的透明度和决策的科学性。

    2025年11期 v.2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 某肿瘤专科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效益评估与优化研究

    朱逸;何晓波;钟隆洁;郭初晓;陆奕伶;

    在国家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大型医疗设备作为医院的核心资产,其效益优化成为提升运营质量的关键。本研究以某肿瘤专科医院33台国产及进口大型医疗设备(直线加速器、螺旋CT、核磁共振、彩超)为例,在信息化的基础上,通过采集设备运行数据,搭建起涵盖设备工作效率、配置效率、成果效益和经济效益4方面的评价分析模型,为肿瘤专科医院优化设备资源配置、推进国产设备发展与应用以降低医疗成本、实现“提质增效”改革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025年11期 v.2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手术室共享腔镜管理机制研究

    周闻博;赵菁;张颖;周美玲;张庆;

    目的:聚焦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研究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手术室腔镜设备管理机制,破解公立医院手术室共享腔镜设备运营效率和成本分摊难题。方法:整合物理空间数据与业务流程数据,构建成本分摊方式、购置决策、故障追溯等多维综合管理机制,以支持智能决策。结果:管理模式应用后,在管理跃升、优化配置、提质增效、降本控耗4个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临床满意度达92.3%。结论:通过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手术室共享腔镜管理方法研究,实现了对共享腔镜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有效提升了设备管理效率与临床服务质量。该管理模式可推广至手术室其他共享医疗设备及跨科室共享场景,为公立医院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提供创新范式。

    2025年11期 v.29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4K]

研究报告

  • “三医”协同发展水平评价及公立医院枢纽功能优化研究

    彭博识;

    目的:构建医疗、医保、医药协同评价体系,研究区域差异机制,从医院功能视角提出协同优化路径。方法:采用2024年全国31省(直辖市)数据,构建包含3个子系统(医疗:基层诊疗占比、电子病历应用率;医保:DRG覆盖率、住院报销比;医药:集采完成率、基药使用率)的耦合协调度模型(CCD),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分析3项政策(DRG改革、检查互认、医共体监测)覆盖率与CCD值的关系;结合典型案例提炼医院功能优化路径。结果:区域协同水平呈梯度分化,差异源于制度整合能力和人力资源配置。DRG支付改革覆盖率与CCD值强相关(ρ=0.823)。公立医院需通过数据治理(成本控制)、资源整合(服务连续性)、支付-效能联动(质量激励)和基层服务(健康管理)强化枢纽作用。结论:医院是“三医”协同核心枢纽,应建立区域差异化策略:东部深化CMI考核与信息整合;中西部推进“县招乡用”改革与远程医疗;国家层面规范DRG结余激励比例(30%~50%)。

    2025年11期 v.2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 基于熵权TOPSIS法和RSR法的我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综合评价

    蔡文璐;赵梦涵;张婷婷;李俊然;郭鑫;张瑶;孙俐;张馨予;

    目的:对2021年30个省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进行评价,为提高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权优劣解距离法对中医类服务能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合秩和比法进行分档。结果:评价指标中权重排名前3位的是每千人口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20.57%)、中医类医院平均住院日(19.43%)、每千人口中医师数(15.77%)。2021年30个省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好的地区为内蒙古、北京、重庆、吉林、四川,C_i值分别为0.605、0.510、0.500、0.470、0.452。结论:中医药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明显地理差异,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促进中西医协调发展,减小区域间的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满足人民基本健康需求。

    2025年11期 v.2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 我国公立互联网医院运行机理研究

    房亚楠;王晟昱;

    目的:探索公立互联网医院运行机理,推动数字医疗高质量发展。方法:运用三级编码剖析20个公立医院互联网优秀案例,从成功经验中挖掘一般性、系统性的互联网医院运行机理。结果:互联网医院形成了以技术为核心,组织和环境为支撑的运行机理。技术层面刻画了技术产品、数据分析、信息安全、平台建设驱动的服务供给,形成了以平衡技术风险与服务需求为核心的技术服务机理;组织层面刻画了执行部门、管理制度、服务结构、服务信息再构驱动的组织架构变化,形成了以优化实体组织与平台组织架构为核心的组织调整机理;环境层面刻画了第三方联动、院际联动、医保联动、医患联动、医药联动驱动的协同行动,形成以协同医院-政府-第三方行动为核心的环境适应机理。结论:未来公立互联网医院发展需要继续加强技术第三生产力,强化组织边界的动态调整,提高环境动态适应能力。

    2025年11期 v.29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7K]
  • 医保支付改革视域下公立医院服务质控效果研究

    龚超;代林;曹铭骏;杨思秋;杨国跃;李祥飞;

    目的:选取天津市S医院作为典型案例,通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结合DRG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全面探讨该支付方式的实际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优化路径,为政策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项目分析方法,组织专家对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筛选,构建涵盖产能、效率和安全3大维度的综合评价体系,结合间断时间序列分析(ITS),评估DRG实施前后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变化。结果:DRG支付方式改革对S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不同维度产生了差异化影响。在医疗服务产能方面,病例数和总权重显著提升,表明DRG政策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服务规模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医疗服务效率方面,时间消耗、费用消耗和药品消耗等指标均有所改善,显示医院在资源利用率和管理效率均有提升。然而,在医疗安全维度,政策实施并未表现出显著改善,提示在提升医疗安全方面仍有较大优化空间。结论:加强对高度复杂病例和高风险操作的政策支持;针对不同科室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提升医保支付灵活性和强化对医院绩效精细化考核管理等。

    2025年11期 v.29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宋旭生;蒋筠;李莹莹;

    聚焦于提升国内公立医院在突发事件下的应急管理能力,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现状与实践经验。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实践、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灾害脆弱性分析应用及能力评价等关键领域的研究,提炼了公立医院应急管理的核心要素与有效模式,如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平急结合的运行机制、基于风险评估的精准防控、多学科协同以及标准化与智能化工具的应用。总结了大型综合医院和各类专科医院在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经验与共性挑战,并强调了构建韧性应急管理体系、应用灾害脆弱性分析识别风险、利用科学评价指标驱动持续改进的关键作用。最后,基于当前研究基础与实践需求,探讨了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包括常态化与韧性化机制建设、智慧应急技术深度融合、跨机构协同网络优化、情景模拟演练创新以及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完善等,为公立医院应急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2025年11期 v.2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17K]
  • 基于SWOT-PEST模型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分析

    刘亚清;郑姗;牛浩然;姜峰;

    目的:为识别和评估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挑战,提前制定应对策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方法:运用SWOT-PEST模型,全面剖析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内外部环境。结果:研究发现,政策支持、医疗市场发展、人口结构变化带来健康需求增长、人工智能发展为其带来显著优势与机遇,但顶层设计模糊、地方财政压力、人才短缺及数据壁垒等问题构成挑战。结论:为确保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顺利推进,需明确政策导向、加大财政保障、完善人才引进体系并强化科技支撑。通过这些策略,可有效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布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

    2025年11期 v.2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 精益六西格玛模型驱动下公立医院医疗绩效管理实践与效果评价

    杨思秋;龚超;宋苗瑞;苏秦;淮明生;刘春雨;

    目的:探讨以指标月度监测-反馈-改进为核心的精益六西格玛循环管理模式对三级公立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为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天津市三级综合公立医院2021-2023年的医疗质量指标数据,采用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法评估循环管理模式对市属和区属三级医院医疗质量的影响。结果: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区属医院的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等指标即刻改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下降速度有所减缓。市属医院的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即刻改善,微创手术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感染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趋势逐渐趋缓。结论:精益六西格玛循环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医疗质量关键指标,促进了行政管理与医疗质量的联动精益管理。建议三级医院提高病案数据质量、夯实决策基础,强化专科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以持续评价反馈推动医疗质量提升。

    2025年11期 v.29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3K]
  • 绩效反馈理论在医疗领域的研究与实践

    董瑶;朱俊利;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医疗服务环境日益复杂化,医疗机构的绩效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绩效反馈理论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帮助其优化管理策略并提升服务质量。该文回顾了绩效反馈理论在医疗卫生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从质量改进、团队合作和战略管理3个维度探讨了绩效差距在推动医疗质量改进和管理优化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适用性,并深入探讨了绩效反馈理论在国内外实际医疗环境中的应用差异。最后,结合文献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绩效反馈理论在医疗卫生领域未来研究的建议。

    2025年11期 v.29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0K]
  • 基于赋能理论的创新服务对医院绩效考核的影响研究

    黄璐婷;孙旭珺;

    目的:基于赋能理论构建医院工会管理创新服务方案,探讨该方案对医院绩效考核和医院文化认同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成立赋能小组,在医院内实施该方案,比较赋能理论下实施管理创新服务方案前后的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和医院文化认同度的影响。结果:实施管理创新服务方案后职工绩效考核指标的8个维度评分以及12个题项评分、职工对医院文化认同度的4个指标评分和11个中间层指标评分均高于实施方案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管理创新服务方案可推动医院绩效考核的优化与文化认同度的提升,可为未来工会组织在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促进组织发展方面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2025年11期 v.29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5K]
  • 医院护患比与患者结局:现有证据与启示

    秦小平;丁坤利;刘微;何庆红;王庆梅;刘国恩;王炳龙;李林;

    护士与患者比例是影响医疗安全和护理质量的关键因素。合理的护患比有助于减少医疗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康复率。有研究表明,护患比与患者死亡率、再入院率、住院时间和满意度密切相关。目前国内护理人员配置比例相对较低,标准需更新。作者通过文献综述探讨护患比对患者结局的影响,发现优化护患比不仅能提升医疗质量,还能降低总医疗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建议加强护理人员培养和招聘,优化资源配置,制定适合国情的护患比标准,以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公共卫生健康水平。

    2025年11期 v.2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2K]
  • 基于ACS-SRC的改良版术前风险评估管理程序设计与应用

    杨镇恺;樊荣;董启超;谢志毅;杨文元;李少冬;武丽;李欣瑶;刘曼曼;

    目的:设计医疗纠纷风险术前预测评估体系,在术前对个体存在的医疗纠纷风险进行评估,帮助医疗机构重视医疗纠纷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纠纷发生,保证医患双方利益。方法:通过借鉴国外已有成熟量表,结合实务经验,研制符合国内当前管理要求的医疗纠纷术前预测评估体系,并制作成程序。对所在医院的病例进行实际应用,以检验评估体系的有效性、科学性。结果:实际应用表明,课题团队设计的医疗纠纷风险评估管理程序能有效识别出高纠纷风险病例,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后,可以显著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医疗纠纷预防工作的重视,同时针对不同需求细化评估。

    2025年11期 v.2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6K]
  • 基于改进CRITIC-TOPSIS模型的某省属三级中医医院绩效评价研究

    陈小蕾;何丰耀;林凤;张文红;郭奕含;

    目的:在推进某省中医医院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选取某省属中医医院来客观量化医院绩效水平,探究医院运营管理发展困境,为同类区域中医医院精细治理提供实践路径。方法:利用改进CRITIC模型确定权重系数,TOPSIS模型测算某省属中医医院绩效水平。结果:2018-2022年某省属中医医院的绩效水平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某省属中医医院的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服务反馈方面有所提升,但存在中医医疗特色发展不够凸显,医院运营管理不够深化,中医药学科人才与科研发展较为薄弱、医务工作满意度较低等多重困境。结论:推进区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发挥中医药特色学科优势;深化中医医院运营管理改革,提升现代化中医医院治理效能;增强中医药人才与科研建设,提升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在岗医务人员幸福感,创建医患利益共同体。

    2025年11期 v.29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5K]
  • 科室视角下某公立医院耗材管理现状与问题研究

    吴思思;丁保扬;孙强;

    目的:探究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和平台科室耗材管理水平差异,分析医院科室层面耗材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难点,完善和制定针对性的提升方案,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方法:对某公立三甲医院2023年128个科室SPD耗材申领、库存、消耗、退货、计费以及效期管理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结合14位相关管理者的半结构化访谈,从申领管理、仓储管理和消耗管理分析3类科室耗材管理水平差异及存在问题。结果:3类科室耗材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临采次数、平均临采数量、库存盘点间隔、高值耗材库存可供应天数、临期高值耗材库存、退货次数、退货数量、溢/亏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建议实施差异化库存、加大手术与平台科室的信息技术支持、完善平台科室二级库建设并明确医护人员耗材管理职责等措施,对科室耗材管理各环节实施精准调整与优化。

    2025年11期 v.29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 DRG支付对某院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住院费用和服务影响研究

    董琼;顾勇;洪佳慧;

    目的:分析DRG支付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住院费用和服务的变化情况,探讨政策实施效果。方法:选取苏州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出院患者中DRG分组为IB39(与脊柱有关的其他手术)、主要手术为经皮椎体球囊扩张成形术(PKP)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1507例;根据DRG实施和脊柱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实施时间节点将患者分为DRG改革前、后阶段,及耗材集中采购阶段。通过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研究不同阶段患者住院费用和服务变化情况。结果: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与DRG改革前相比,改革后人均总费用、耗材费、检查检验费支出、医保外自付比例和自费比例显著降低,耗材费是所有费用类别中下降最多的支出类费用。相比于DRG改革后,耗材集中采购阶段的总费用(回归系数-20984.5,95%CI-22754.2~-19214.8)和耗材费(回归系数-22660.7,95%CI-24146.0~-21175.4)人均支付金额显著下降。结论:耗材集中采购推进了DRG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减少住院费用具有积极作用,降低了患者就医负担。

    2025年11期 v.29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0K]

学科建设

  •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行机制研究与策略建议

    梁亦琪;庞博;杨梓;齐思佳;赵忖;刘云翔;满晓玮;李奕;

    从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运行机制角度出发,围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人力资源管理、集团化建设、医院管理及文化建设等相关问题,结合访谈研究与调查研究对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现状、经验和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各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部门间协作机制改革、持续推动同质化建设、完善人才队伍改革、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及促进学科交叉发展等六大应对策略,以期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供实践依据与理论基础。

    2025年11期 v.29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7K]

科研与教学

  • 党建引领下公立医院医学生医德教育实践与探索

    张维;王蕾;张维;杜孟凯;王赛;

    围绕新时代公立医院医学生医德教育改革创新需求,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实践样本,构建“党建引领-课程赋能-实践养成”育人模式。通过文献研究、实证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揭示公立医院党委在统筹教育资源、创新育人机制中的核心作用。研究发现,通过建立党委主导的协同育人机制、开发医疗特色思政课程体系、构建临床实践育人平台,可有效破解医德教育中存在的“知行脱节”“资源分散”“评价单一”等难题。研究成果为新时代公立医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范式。

    2025年11期 v.29 88-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8K]

门急诊管理

  • 基于门诊投诉统计分析提升门诊服务质量路径

    吕越;关文也;晏丽丹;赵瑞萍;

    目的:通过对某三甲医院门诊办公室接待投诉的数量、类型及与门诊量相关性的归纳分析,剖析产生投诉的根本原因,进一步流程再造,以期为不断改善就诊体验、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提供可借鉴性经验。方法:记录某三甲医院2025年一季度门诊投诉,以医疗服务、管理流程、医疗资源、医疗政策及其他等5个维度作为一级分类,根据投诉内容梳理二级分类,并通过Excel表进行分层分类汇总。结果:一级分类中医疗服务、管理流程是患者投诉的高频原因,二级分类中服务态度、就诊流程、医疗质量、工作纪律、医患沟通是患者投诉的高频原因。结论:通过联动相关行政部门进行门诊流程再造、监督管理,能够为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提供可行性路径。

    2025年11期 v.29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管理实务

  • 基于熵权-TOPSIS-层次聚类法的病种管理策略研究

    王美英;

    目的:设计基于病种评价的综合模型,实施病种的量化评价,为医院调整业务结构和提升专科服务能力提供决策支持。方法:以福建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手术病种为例,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病种评价指标体系,综合熵权-TOPSIS-层次聚类法对病种进行排序、分类和评价。结果:构建了客观的病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技术、效率、效益3个维度,包括相对权重(relative weight,RW)、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平均住院日、每床日可支配收入、药品耗材费用占比、医疗服务费用占比等7个业务和财务核心指标。将811个手术病种分为瘦狗维持型、金牛核心型、明星挑战型、瘦狗边缘型、问题优化型、问号潜力型6个类别,并根据分类结果提出差异化的运营管理策略。结论:熵权-TOPSIS-层次聚合法为病种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兼具理论严谨性与实践实用性的方法论框架,其“分步协同”的设计思路可为医疗运营研究提供范式参考,实现医院高质量运营,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5年11期 v.29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4K]
  • 综合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实践评价

    周薇;李文群;吴斯杰;赵红;

    母婴安全是全民健康的基础,医疗机构是保障母婴安全的核心力量。国家母婴安全行动计划提出以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作为湖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为核心,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为基础,以提升孕产妇服务能力为抓手,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了救治成功率显著提升、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升高等核心医疗指标的全面改善;同时患者负担切实减轻,抗菌药物使用率、剖宫产率及人均住院费用均显著下降。

    2025年11期 v.29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 上饒市人民醫院

    <正>~~

    2025年11期 v.2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 中國醫院?欢迎订阅2026年杂志

    <正>杂志简介《中國醫院》杂志1997年6月创刊,2001年经国家科技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原国家卫生计生委首届优秀期刊。《中國醫院》杂志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是中国医院协会会刊。《中國醫院》杂志具有行业指导性和权威性,是中国医疗卫生领域主流媒体,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國醫院》杂志秉承创新、厚载、求实,贴近医院、服务医院的编辑方针,始终以读者为本,引领潮流。传播现代医院经营理念,报道学科重大进展,交流先进医院管理经验,发布权威信息,融导向性、先进性、学术性、权威性与实用性为一体。

    2025年11期 v.2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