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院

特稿

  • 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要素专家共识(2025版)

    目的:互联网医院发展已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的关键转型期。目前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存在诊疗流程不规范、运行效率低、信息安全存在隐患等诸多挑战。国内外已开始了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研究及实践,但尚未形成行业规范和统一共识。方法:由中国医院协会发起,结合循证科学证据、专家智慧及实践经验,提炼形成《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要素专家共识》。结果:共识聚焦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目标、组织制度、服务项目和服务范围、医务人员管理、诊疗流程规范、电子病历管理、药事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患者权益保障和质量监测与改进10大维度,提出完善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路径和策略。结论:该共识可为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筑牢患者安全屏障、推动互联网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引。

    2025年09期 v.29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2K]

特别策划_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 新质生产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严宇珺;严运楼;

    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形态,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推动力。公立医院新质生产力由医务劳动者、患者和劳动资料构成,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特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推动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优化等层面作用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提出新质生产力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二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增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力量;三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高公立医院管理效能;四是完善新质生产力相关法规,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2025年09期 v.2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4K]
  • 精益管理驱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关联机制研究

    聂丽;任文杰;申靖;王号杰;冯占春;

    目的:探究精益管理驱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为深化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医院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借助半结构化访谈浙江省某医院,以内、外部资料为补充,使用程序化扎根方法对资料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分析。结果:梳理出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189个标签、27个初始范畴、9个主范畴和3个核心范畴,构建精益管理为工具,价值共创为过程,生态竞争优势为结果的模型。结论:3条关联机制路径为“厚植精益理念-主体协同-赋能患者体验升级”“流程重构-交叉融合-驱动业务进化”和“管理创新-资源互补-激活生态共生”,推动医院阶梯式跃迁发展,实现全域赋能治理体系升级,形成融合共生新格局。

    2025年09期 v.29 13-1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7K]
  •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和熵权TOPSIS法的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张怡青;周丽;周荣敏;刘学谦;杜逸芳;

    目的:系统性地梳理并识别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旨在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导向。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可视化解读和中心度分析,运用熵权TOPSIS法对问题的中心度测量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公立医院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面临现代化管理制度缺失导致的阻碍;学科间发展不均衡,部分医疗服务能力呈现下滑趋势;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单一,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信息化建设尚不完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结论:公立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完善顶层设计,构建全面的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学科间协调发展,强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施分层分类人才培养策略,激发员工的内在创造力;加速信息化建设步伐,打造智慧型医院。

    2025年09期 v.2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4K]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路径探索

    陈明波;梁沛枫;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既是顺应国家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医院走精细化管理道路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时代背景和过程进行剖析,发现医院改革仍面临功能定位不准、收支结构欠佳、投入产出失衡和分配机制不畅等问题。公立医院需要从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两个维度入手,进行内外兼治,结合自身特点,正确地选择改革路径,推动医院提质增效、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5年09期 v.29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王正盛;杨琰;严静;朱文;余梦飞;白忠良;陈任;李逆非;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模式逐渐成为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公立医院实现更进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研究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大维度,系统性地剖析了新发展理念在卫生健康领域的主要内涵,从新发展理念视角探讨了公立医院一院多区发展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从创新驱动、协调联动、绿色行动、开放带动和共享促动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策略建议,为公立医院一院多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2025年09期 v.29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3K]

研究报告

  • 基于政策工具的我国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涂斯婧;王碧艳;蒋文能;陈布彤;

    目的:探讨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相关政策文本的侧重点与不足,为后续政策优化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梳理2009-2024年国家层面颁布的关于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的相关政策,构建以政策工具类型和利益相关者内容为要素的X-Y二维框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2份有关中医医保支付方式的政策文件,最终形成16个主题,491个参考点。从政策工具维度来看,供给型政策工具占33.81%、需求型政策工具占23.83%、环境型政策工具占42.36%;从利益相关者维度来看,其中参保人占11.81%、医疗服务提供者占20.78%、医疗保险机构占30.75%、政府部门占36.66%。结论:建议进一步优化政策工具运用组合,注重中医医保支付政策工具结构的协调平衡,调整政策子工具使用力度,促进中医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发展,聚焦医疗服务供需双方需求,探索中医医保支付改革的公平普惠。

    2025年09期 v.2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0K]
  • 我国外商独资医院设立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影响研究

    杨龙;王微;张倩;王品钦;江林;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系统研究外商独资医院设立对国内公立医院多方面的影响。随着医疗领域对外开放的深化,外商独资医院的设立打破了国内医疗市场的传统格局,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鲜血液和竞争活力。研究发现,外商独资医院凭借其技术、管理经验和优质服务,会提升医疗市场的整体水平,但也对公立医院在市场份额、资源配置、人才流动及服务质量等方面构成了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公立医院需加强自身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政府应持续优化政策环境,确保医疗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2025年09期 v.2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 公立中医医院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曹阳;钱爱兵;

    目的:探讨公立中医医院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方法:搜集整理相关文献、理论、政策与实践,初步形成评价指标池;利用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并采用优序图法和乘积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包括5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包括创新驱动力、协调发展力、绿色生态力、开放合作力、共享共赢力5个方面。其中,创新驱动力权重最高,为36%。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符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兼顾了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中医药服务能力,凸显了公立中医医院的特殊性,有助于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期 v.29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8K]
  • 北京市医疗机构主动治理项目准入及评价标准探究

    曾令艳;霍宏蕾;陈伟;

    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以接诉即办为牵引的超大城市治理首都样板”是当前接诉即办改革的重要目标。北京市医院管理部门在推进医疗机构主动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结合医疗机构工作实际,探索主动治理项目准入和考评标准,确定了“问题精准”“措施明确”“效果明显”的治理前、中、后3个维度的9项评价标准及分层评价细则,并赋予不同权重值。调研全市522所医疗机构,主动治理项目准入及评价标准得到一定程度的广泛认可;在2022-2023年市级医疗机构主动治理中取得较好成效,形成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主动治理评价标准,对推动首都医疗卫生行业主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025年09期 v.29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7K]
  • 基于文献计量的DRG病种成本核算研究成果分析

    李敏;郑万会;颜维华;

    目的:通过梳理DRG病种成本核算研究成果,了解研究主题和进展,为进一步开展病种成本核算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出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利用Cite Space对纳入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聚类和突变分析。结果:研究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发展相对缓慢,2015年后发文量快速提升。从研究热点上看,现有研究注重对单病种的住院费用进行分析,对核算体系构建和临床路径的协同效应进行研究。从研究进程上看,现有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期、试点推广期和规范发展期,体现出显著的政策驱动特征;医疗机构在实施核算中面临病种、方法选择、数据质量和信息系统构建等多方面挑战。结论:未来,构建科学的核算体系,基于核算结果进行精细化运营管理和绩效激励是主要研究方向。

    2025年09期 v.29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8K]
  • DRG付费对医院新技术应用及住院费用影响实证研究

    储晓红;赵洋;孔运生;田凌云;刘乃鹏;黄程;翟飞;翁清雄;

    目的:分析DRG付费对医院新技术应用及住院费用的影响,为完善新技术支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以肺癌、胃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手术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DRG付费对医院新技术应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新技术应用对住院费用的影响。结果:DRG付费对新技术应用有一定影响(P<0.05),对住院天数短、费用低的病例新技术应用影响更强。胃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应用新技术后的次均住院费用均高于传统手术,分别增长了1772.8元、8605.9元和31853.4元(P<0.05)。结论:当对新技术应用支持不足时,DRG付费会影响新技术应用;新技术应用会导致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应重视对新技术应用的支持。

    2025年09期 v.2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0K]
  • 公立医院设备与耗材成本控制路径研究

    席鑫;王建霞;宋应明;

    随着医改不断深化,公立医院面临提升服务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控制运营成本的迫切需求。设备和耗材作为医院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本控制成为公立医院管理和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公立医院在设备和耗材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传统管理模式局限、成本控制意识薄弱以及采购与使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和挑战。本研究探讨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设备和耗材成本控制路径,为公立医院加强设备和耗材成本控制、提升整体运营能力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29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刘燕;高琪佩;刘琳;苗卫军;

    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构建多维度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公立医院人文素养的建设和发展。方法:运用CRITIC赋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进行重要性排序,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果: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人文知识、个人品质、人文理念、人文精神、人文能力、人文环境6个维度,权重分别为0.171 8、0.171 3、0.154 0、0.166 0、0.173 7、0.163 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公立医院人文素养“很重要”的隶属度为0.500 6(最高值),相较于“重要”(隶属度为0.317 6)、“一般”(隶属度为0.132 8)、“不重要”(隶属度为0.042 6)、“很不重要”(隶属度为0.006 5),可评判公立医院的人文素养等级为“很重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公立医院人文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能够对公立医院人文素养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

    2025年09期 v.29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路径研究

    王天妍;蔡滨;

    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视角,分析政府、医院、患者、媒体4方主体在医患关系治理中的现状及困境。归纳新医改背景下多中心主体参与医患关系治理的必要性,并从组建医患关系治理机构、政府积极参与医患关系治理、医院提升患者就医体验等角度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路径选择。

    2025年09期 v.29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3K]
  • 某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冗余状况及对医疗质量影响研究

    宋鑫瑞;谢娜;马千慧;安军;周爽;朱俊利;

    目的:测算某公立医院临床资源是否存在冗余,以及冗余资源对科室医疗质量的影响,为管理者有效衡量、利用冗余资源提高医疗质量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基于组织冗余理论,以北京市某三甲公立医院临床科室为研究对象,通过DEA模型测量临床资源冗余状况,并构建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临床资源冗余对科室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结果:样本医院82%的科室存在冗余资源,55%的科室冗余资源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总体医疗冗余资源与医疗服务质量之间存在“U”型关系。结论:公立医院临床科室存在一定的冗余资源有利于医疗质量提升。

    2025年09期 v.29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5K]
  • 公立医院科研项目内部审计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研究

    倪文轩;高深甚;

    目前,医疗科研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公立医院科研项目日益增多。内部审计作为保障科研项目规范开展、经费合理使用的关键环节,其流程与效率备受关注。本研究聚焦公立医院科研项目内部审计,深入剖析现有审计流程中存在的审计环节繁琐、信息传递不畅、审计方法落后等问题,基于流程优化理论提出建立独立审计机构、构建信息化审计平台、优化审计程序、完善审计结果运用与反馈机制等审计流程优化策略,并提出提升人员能力、完善管理制度及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等配套措施,提升审计效率和效果。

    2025年09期 v.29 7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 公立医院采购审计数据模型搭建路径研究

    刘平;于建丽;姜晨;

    通过梳理医院与采购相关的运营管理数据,以医院采购活动中常见问题为基础,详细阐述采购审计模型构建的数据来源、操作步骤及创建思路。通过采购预算审计、采购过程审计、供应商资格审计、采购合同审计等数据模型的创建,审计人员能够快速识别异常数据,找出潜在的审计疑点,从而显著提高内部审计效率,进一步推动医院精细化管理。

    2025年09期 v.29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8K]
  • 江苏某三甲医院ICU脓毒症患者护理工作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臧琼琼;宋玉磊;王野;陈培;陈依林;王蓓;成晶晶;柏亚妹;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脓毒症患者护理工作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为ICU护理工作量预测和护理人力配置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2月至2024年8月入住江苏省某三甲医院ICU脓毒症患者的电子病历资料,提取患者一般资料、每日护理项目及频次。工时测量法测量每项护理项目平均工时,基于平均工时赋值法计算患者直接护理工作量。运用单因素分析、随机森林算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理工作量影响因素及重要程度。结果:ICU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直接护理总工时为2227.45(1296.45,3786.59)min,日均护理总工时为351.23(323.71,379.45)min。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慢病共病数、次要诊断数量、是否合并休克、感染来源、辅助通气方式、是否使用高流量氧疗、是否使用呼吸机、是否使用CRRT治疗、是否使用PICCO监测、是否镇静及是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对直接护理总工时有影响(P<0.05);随机森林算法中各变量重要性排名前三为辅助通气方式、慢病共病数和次要诊断数量;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有创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存在4个及以上慢病是影响护理总工时的独立变量。结论:护理管理者可根据ICU脓毒症患者护理工作量的影响因素初步预测护理工作量,从而实现疾病精细化管理并合理配置护理人力。

    2025年09期 v.2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5K]

文化与党建

  • 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路径探索

    王赛;杨秋燕;管仲军;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公立医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往往存在着“上热、中温、下冷”的情况,亟需探索党支部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例,深入分析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与业务融合的价值意义、现实困境和原因,总结凝练出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与业务深度融合的3个层次(核心层、基础层及创新层),为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与业务深入融合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29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 北京某公立医院党建引领业务高质量发展实践路径

    张伟才;卢艳丽;姚丽;郭静;魏丽娟;袁一;金启明;殷红;闵宁;

    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在公立医院改革发展中“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中的领导作用,贯彻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落实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着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北京某医院党委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聚焦思想引领,强化融合赋能,着眼素质提升,注重考核问效,立足于业务高质量发展,落实医学中心、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学科建设及科研教学、人才培养及考核机制等,引领医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前行。

    2025年09期 v.29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2K]

人力资源

  •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儿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实践与探索

    江刚;于露露;蔡辉;姚银蓥;张启兵;刘丹;

    加强儿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是儿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笔者以南京某儿科医院为例,总结该院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阐述其儿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儿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实施路径,强调需精准定位引才、分类施策育才、创新机制用才及多重保障留才,旨在为儿科医院乃至更广泛医疗机构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指导与实践参考,促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卓越儿童专科医院。

    2025年09期 v.29 9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管理实务

  • 以“国考”指标为导向的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韩礼健;王鹏远;罗一松;韩晓宁;

    随着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深入推进,公立医院定位越来越清晰,公益性要求也越来越高。进一步强化运营管理,有效发挥绩效指挥棒作用,是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笔者基于政策要求和医院绩效管理实践,探讨如何构建涵盖医疗质量、运营效率、可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等关键维度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构建成熟的运营管理组织体系,并以“国考”为导向优化绩效考核方案,大幅提升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能,为公立医院现代化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2025年09期 v.29 94-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6K]
  •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公立医院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实践探索

    许碧霞;孙华琴;金水芳;邹小明;应京晶;张莲菁;卢旭雯;陈涛;盛瑛瑛;

    随着人们医疗需求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公立医院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形下多学科诊疗模式成为必然选择。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是浙江省中医院整合中西医资源,为患者提供综合且协同的诊疗服务,充分呈现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及现代医学技术的运用。该模式覆盖申请流程、实施情况、接诊流程及接诊规范等方面,通过强化学科之间的交流、组建团队、制定流程和规范,保障患者获得全面且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实践结果显示,中西医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使得医疗服务水平得以提升,诊疗流程得到优化,医疗效果和医院实力均得到提高。在未来,需要持续开展深入研究、加大推广应用和加强交流合作,以此推动中西医多学科诊疗模式发展与进步,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医疗体系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2025年09期 v.29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3K]
  • 某大型三甲医院全程健康管理创新模式实践及思考

    曾诗颖;李志刚;朱渊;丁淳;钱瑾瑜;刘畅;

    为了进一步提升医疗效率,当前医院不断优化全程健康管理,从院前、院中与院后进行综合管理。笔者以某大型三甲医院为例,介绍了该院在效率医疗背景下实施的全程健康护理管理模式。医院通过创立患者全程管理中心,由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共同推进,全程管理师岗位以护士为主导,负责患者的全程管理。开展院前精细化健康管理,给予精准化护理评估,注重用药健康管理。院中精细化健康管理中,注重身心干预与功能锻炼。院后实施延续性的出院管理,给予定期随访与个性化指导。实施1年多后,该模式显著提升了医疗与护理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了医院整体服务能力,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综合效果良好。

    2025年09期 v.29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6K]
  • 下载本期数据